上海徐浦中医医院医生介绍,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,气、血、阴、阳是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的。一般而论,体虚分为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四种类型: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活能力的衰退;阴虚和血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。那么具体如何分辨虚症类型和进行相应调理,听听医生的解释。
1、 气虚
主要表现:少气懒言、全身疲倦乏力、声音低沉、动则气短、易出汗,头晕心悸、面色萎黄、食欲不振,虚热,自汗,脱肛,子宫下垂,舌淡而胖,舌边有齿痕,脉弱等,为功能减退,不一定有病,气虚者需补气。
2、 血虚:
主要表现:面色萎黄苍白,唇爪淡白,头晕乏力,眼花心悸,失眠多梦,大便干燥,妇女经水愆期、量少色淡、舌质淡、苔滑少津,脉细弱等,进补宜采用补血、养血、生血之法。
3、阴虚:又称阴虚火旺,俗称虚火
主要表现:怕热,易怒,面颊升火,口干咽痛,大便干燥,小便短赤或黄,舌少津液,五心(二只手心、二只脚心与头顶心)烦热,盗汗,腰酸背痛,梦遗滑精,舌质红,苔薄或光剥,脉细数等。进补宜采用补阴、滋阴、养阴等法
4、阳虚:又称阳虚火衰,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
主要表现:除有气虚的表现外,平时怕冷,四肢不温,喜热饮,体温常偏低,腰酸腿软,阳痿早泄,小腹冷痛,乏力,小便不利,舌质淡溥,苔白,脉沉细等。进补宜补阳、益阳、温阳。
温馨提示:上海徐浦中医医院医生出,日常气血双亏、阴阳俱虚亦属常见之症,治当补气药与补血药、补阴药与补阳药并用,所谓气血双补、阴阳并补之法。另外,气能生血,亦能生津,故气虚与阴津不足之症,常以补气药配补血药或补阴药,即补气生血,益气生津之法。仍有疑问,可点击在线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