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> 中医肿瘤科 >
正确认识肺结节,莫让结节成“心结”
来源:上海徐浦中医医院阅读量:

在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的今天,“肺结节” 这个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体检报告中。许多人一看到 “肺结节”,便忧心忡忡,仿佛患上了绝症,“结节” 也因此成了不少人心中的 “心结”。为此,我们采访了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的吴福宁医生,他将为大家拨开迷雾,正确认识肺结节。

吴福宁医生介绍,肺结节其实只是一个影像学概念,是指在胸部影像检查(如 CT)中发现的,直径小于或等于 3 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肺部阴影。它就像是肺部里的一个 “小标记”,但并不等同于疾病诊断。如今,随着 CT 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,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高,很多人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肺结节,但实际上,绝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,不必过度恐慌。

 

正确认识肺结节,莫让结节成“心结”

 

从临床数据来看,大约 80% - 90% 的肺结节都属于良性 。这些良性结节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。比如,炎性结节是肺部曾经发生炎症,炎症消退后留下的 “疤痕”;肺内淋巴结结节是肺部正常免疫组织的反应性增生;还有一些是感染后形成的钙化结节。吴福宁医生形象地比喻,这些良性结节就如同皮肤上愈合的小伤疤,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。

当然,也有部分肺结节存在恶性的可能。那么,该如何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呢?吴福宁医生指出,医生会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。结节的大小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,一般来说,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结节,恶变概率低于 1%;直径在 5 - 10 毫米之间的结节,恶性风险有所上升,但总体仍不高;而直径大于 2 厘米的结节,恶性概率相对较高 。除了大小,结节的形态也很关键,恶性结节往往边缘不光滑,会出现毛刺征、分叶征等,而良性结节大多边界清晰、形态规则。此外,结节的密度、生长速度,以及患者的个人病史(如长期吸烟、有肺癌家族史等),都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依据。

当发现肺结节后,很多人急于寻求 “根治” 的方法,甚至盲目选择手术切除。吴福宁医生强调,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。对于大多数良性肺结节,定期随访复查是最佳的处理方式。通过定期进行胸部 CT 检查,动态观察结节的大小、形态、密度等变化,就能及时发现结节是否有恶变倾向。一般来说,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结节,每年复查一次即可;直径在 5 - 10 毫米之间的结节,可能需要每半年复查一次;对于部分实性结节,尤其是磨玻璃结节中出现实性成分的,复查频率可能更高 。

即便发现肺结节存在恶性可能,也不必绝望。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早期肺癌的治愈率已经有了显著提高。吴福宁医生最后提醒,正确认识肺结节,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态度至关重要。既不能对肺结节掉以轻心,忽视定期随访;也不必过度焦虑,让 “结节” 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 “心结”。

  • 日常饮食中的癌症“炸弹”,很多人天天
  • 从头到脚的防癌重点,值得为家人收藏
  • 7个征兆不断出现,可能是癌症的信号,
  • 肿瘤变硬了,是病情好转的迹象?还是恶
  • 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

    11号线三林站6号口出/6号线上南路站2号口出

  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

    首页

    咨询

    电话

    自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