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闷是一种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的感觉,轻者可能是神经官能性的,重者为心肺二脏的疾患引起。
有疑问【点击咨询】或【拨打:02166855555】
胸闷怎么回事?
胸闷的发作常在活动、爬楼梯、用力排便时加重,同时伴见压迫感、胸痛、喘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悸、冒冷汗,休息后症状缓解,多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。
若胸闷的同时亦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症状,如咳嗽、黄痰、胸痛、发烧、喘等,则多属于呼吸系统问题。
若胸闷常在饭后发作,有时还会有烧灼感、吐酸水、上腹部闷胀痛感,在肠胃病症处理后,胸闷也多会跟著缓解。
若胸部曾受到外伤碰撞,或不慎吞服异物,可能导致气胸,甚而食道破裂,须做立即的处置。
“胸闷”的病因分类
一、功能性胸闷:密闭、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久待,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,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、争执,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,往往会产生胸闷、疲劳的感觉。
二、病理性胸闷
1、呼吸道受阻: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、气管狭窄,气管受外压(甲状腺肿大、纵隔内长肿瘤);
2、肺部疾病:肺气肿、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肺不张、肺梗塞、气胸;
3、心脏疾病: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、冠心病、心脏肿瘤;
4、膈肌病变:膈肌膨升症、膈肌麻痹症;
5、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;
6、抽烟也能引起胸闷。
“胸闷”的检查
胸部透视、心电图、超声心动图、血液生化等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,以便临床医师进一步确诊。
医生提醒:病理性胸闷可以突发,也可缓慢发生,对于病理性胸闷必须引起重视,以免延误必要的治疗。
“胸闷”的预防
1、预防感冒和及时防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,如反复感冒,可定期注射核酷或丙种球蛋白,并适当且一些补养肺痛的中药,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2、多外出晒太阳,散步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,这样,既可促进支气管的通气功能,又可增强肺泡的弹性和血液供给。
3、注意卫生,合理营养、戒烟、避免停留在尘埃多的地方,并避免接触对气管和支气管有刺激作用的烟气、毒气等。